(一)学习分享 熊筱晶:今天我们的主要议题是“四史主题教育”,我们请陈德江,兰宁和周灵丽两位同志给我们分享他们的寻访体会。 熊筱晶书记在主持会议 陈德江:1948年11月7日,连云港地区宣告解放,经历磨难的连云港地区人民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建立,开始了当家作主,建设新社会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连云港地区带来了革命的火种,特别是1928年秋,中国东海特支成立后,连云港地区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武装斗争,前赴后继,英勇奋斗,谱写了辉煌壮丽的英雄篇章。 1921年7月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给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在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连云港地区就有了中共党员的活动,朱仲琴、吴苓生、杨光銮、冯菊芬等,是活动在连云港地区最早的一批共产党人,他们宣传马列主义,发展党的组织,拉开了连云港地区革命斗争的序幕。1930年7月,东海县土地革命行动委员会组织大村扁担会,联络灌云县徐文浩领导的农民武装,发动大村暴动。8月8日晚,500多名暴动人员汇集大村鸡鸣山,向山霸仇家大院发起进攻。同时联合南城、大伊山农民形成1000余人队伍,组编一个团,下辖3个营。经浴血奋战暴动最终在国民党军队镇压下失败。1939年9月13日,日军侵占连云港海域的车牛山岛,日本侵略军屠杀人民,抢夺物资,霸占矿产,强掳劳工,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激起了人民群众的奋起抗击。日军侵略军攻占连云港时,就出动飞机轰炸云台山古刹三元宫。攻占连云港后,又在云台山区开展搜山。火烧三元宫,杀戮僧人,抢夺寺庙珍贵文物。日军的暴行激起了僧人的反抗,他们拿起了刀枪,加入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1938年徐州会战期间,第112师在万毅、刘杰等中共党员的领导下,经历大小战斗20余次,粉碎了日军登陆增兵的企图。 1946年9月,苏北盐垦公司堆沟坨地拨给食盐3万担发运上海销售,后将盐款送到中共驻南京办事处,收到了周恩来的嘉奖。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二个战役, 也是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1948年11月7日,随着淮海战役的隆隆炮声,连云港地区宣告解放。
熊筱晶:感谢陈德江同志,通过陈德江同志的介绍,我们了解了连云港地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抗日战争中,连云港人民的奋起抵抗和全面抗战中的连云港保卫战等等,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那个年代的艰苦奋斗,值得我们学习。下面有请兰宁同志来给我们分享她的寻访体会。 兰宁: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邓州市编外雷锋团纪念馆。雷锋(1940—1962),是一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也是我们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以后每年的3月5日被定为学雷锋纪念日,我国的抚顺、望城等地建有雷锋纪念馆。 1989年,与雷锋一起入伍的560名邓州籍战士,复员回乡后自发成立了“学雷锋指导委员会”,继续发扬雷锋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雷锋、认识雷锋、走近雷锋、学习雷锋。在他们的带动下,邓州先后成立学雷锋指导小组23个,学雷锋送温暖小分队1300多个,成为人们喜爱的“编外雷锋团”。他们的事迹,也先后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以及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相继报道,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1997年4月,邓州正式成立邓州“编外雷锋团”;2003年2月26日,编外雷锋团展览馆竣工开馆。 整个展馆大楼外型像一艘扬帆远航的巨轮。大楼上方的红旗造型高30米,上宽2.8米,下宽10.8米,是世界上目前建筑中最大的旗帜造型。正面是一颗红色的大五角星和四颗小五角星,代表着“编外雷锋团”从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座大熔炉中走来,从雷锋身边走来,将永远在学雷锋的道路上走下去。展馆的馆名由原国家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亲笔题写。整个大楼的外部以黄色和红色为主调。展馆共分两层四个单元,以图片与实物结合的方法,充分运用声、光、电、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展示展览的主题。 第一单元:雷锋——我们的战友; 第二单元:与时俱进学雷锋——邓州编外雷锋团; 第三单元:全民齐动员,创建中原雷锋城; 第四单元:亲切的关怀,巨大的鼓舞。 在发扬雷锋的精神中有这些故事:“这些菜要送到武汉,一定要小心装车。”今年3月7日,在高集镇任岗村菜地里,堆满了来自邓州编外雷锋团和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30吨爱心新鲜蔬菜,再次驰援武汉。在3月25日南阳市政府举办的疫情防控第二十二场新闻发布会上,孙甜代表南阳团市委青年志愿者讲述抗疫故事。6月14日,天气晴朗,裴营乡房营回民小学的孩子们排着整齐队伍,露出阳光般笑容,迎接孙甜及团市委、邓州编外雷锋团一行人为他们捐赠价值28000元的图书和体育用品。“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孙甜说,2013年12月5日,在他倡议下,我市成立了“邓州义工志愿服务”组织,该组织于2015年3月加入邓州编外雷锋团义工雷锋营。 熊筱晶:谢谢兰宁同志的学习分享。兰宁同志所讲的雷锋精神,总结起来就是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同时也将这句话送给在座的每一位同志。下面请周灵丽同志来分享他的寻访体会。 周灵丽:大家好,我今天主要慈溪县的红色基地寻访来讲解: 1941年4月,日本侵略者连陷绍兴、镇海、宁波、慈溪、余姚等地,并开始向乡村扫荡,斗争形势日益严峻。为粉碎日寇“扫荡”计划,建立三北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1941年5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浦东抗日武装分批挺进三北敌后。6月18日下午,驻庵东日军第五师团大桥施国部的一个小队37人至相公殿骚扰抢劫。我抗日武装迅速在相公殿附近埋伏,对日军突然发起猛烈攻击。此次战斗共打死打伤日军16人,并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打响了浙东敌后抗日第一枪。6月25日,日军再次进犯相公殿,又遭我国抗日健儿的迎头痛击。两战两捷,军心民心大振,为三北敌后根据地的开辟和浦东抗日武装的陆续挺进创造了有利条件。1985年9月中共慈溪县委和县人民政府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在革命遗址一一崇寿镇晏清村立“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碑”。1986年4月慈溪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仪式由时任慈溪县副县长的郑斌瑞主持(前左),时任县委副书记的王雅根作报告(前右)。 当时沈斌煊正在县委宣传部的报道组工作,闻讯后在奠基仪式现场拍下了这一画面。多年来,他一直珍藏着这张照片。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把这张照片刊登出来,让大家共同回顾这一段光辉的岁月。“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碑位于崇寿相公殿以西、六塘凉亭以东的晏清村境内(现为崇胜村)。碑身高1.941米,长0.75米,宽0.18米;碑座高0.6米,长1.95米,宽1.38米,四边至碑身的距离均为0.6米;碑基呈正方形,边长4.4米。碑身高度、碑身与碑座四边的距离以及碑身宽度,喻示了战斗发生的日期——1941年6月18日。“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碑位于崇寿相公殿以西、六塘凉亭以东的晏清村境内(现为崇胜村)。碑身高1.941米,长0.75米,宽0.18米;碑座高0.6米,长1.95米,宽1.38米,四边至碑身的距离均为0.6米;碑基呈正方形,边长4.4米。碑身高度、碑身与碑座四边的距离以及碑身宽度,喻示了战斗发生的日期——1941年6月18日。 在参观抗日纪念馆的路途中,我感受了在那个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的那种“团结”的精神。我们的先辈在面对敌人的勇气值得我们每个人敬佩,我们的武器没有日军的强大,但我们勇于抗战的决心比任何国家都强大。整个中华民族聚合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空前的团结精神,形成了真正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坚不摧的力量源泉。 熊筱晶:谢谢周灵丽同志的分享。周灵丽同志从慈溪县三北敌后抗日寻访,向我们介绍了当地的抗日过程,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碑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曾经发过的事情。从三位同志的分享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党员在寻访红色基地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学习,在不断寻访过程当中,提高我们对历史的一个学习。
(二)交流体会 线上学习分享交流结束后,支部党员结合此次主题和自身学习生活工作经历,依托支部微信群进行线上交流。交流发言内容如下: 陈瑶:通过这次红色寻访交流会,我对四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其中我对陈德江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印象深刻,抗战时期的战士,他们的光辉永远不会磨灭,时刻照耀着时代,激励着我们前行,我们也会接过他们的接力棒,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寥鸿飞:这次分享的红色寻访感受也让我们有一种在红色基地感受历史的感觉,在抗日纪念馆分享中感受到抗日战士们的热血,我们会去珍惜他们用献血换来的美好神话。在雷锋纪念馆的分享中我们感受到了雷锋精神,身为党员我们要学习他的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蒋芙蓉:通过三位同学的红色寻访和分享,激昂的红色历史重现在眼前,也更加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身为学生党员,也更应该脚踏实地,为社会的发展的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 姚依凡:由三位同学分享各自家乡各具特色的红色寻访,让我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铭记那些革命烈士,传承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我们要学会珍惜现在的一切,希望我们能够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国家,肩负时代重任,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马梦馨:通过三位同学的红色寻访让我知道了,历史是先民们用血泪凝结成的。它沉淀在那里离今天渐行渐远,但是它真实发生过融入了我们民族的精气神。忠诚,勇敢,担当,热血这些都是令人折服膜拜的,所以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苦难的历史,不能忘记自己的民族血性,要多多感悟,好好学习,珍惜美好的今天。 贾洪博:通过本次红色寻访交流会,大量图片、史料形象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让我进一步了 解那些之前未曾听闻的红色事迹,走进红色故事,感悟革命精神,当今我们处于到处欣欣向 荣的和平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当铭记革命历史,牢记个人使命。历史长河虽奔 涌不息,但我们相信,革命先烈们英勇的事迹永远也不会褪去其应有的色彩! 陈德江:通过这次分享与交流,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革命前辈们在当时艰难困苦条件下开展革命斗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下深厚根基,虽几经周折,但最终在一片热血红土中孕育出革命政权,以星星之火点燃燎原之势!期间革命先辈们经历的艰难决策,作出的牺牲奉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张家豪:全国各地的革命先烈们以不同的方式,为祖国最贡献。各个时代有人民以不一样的方式传承红色精神。红色精神不一定是抛头颅洒热血,也可以是为人民服务忠诚服务。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从自身做起传承新时代的红色精神。 兰宁: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顽强斗争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除了要学习先辈们留下的不屈不饶,坚持到底的精神,更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好好学习,实现自我的佳值,为人民更好的服务。并且从革命先烈的手中接过建设伟大祖国的任务。 周灵丽: 这次寻访活动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鲜活的政治课,是使我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心无比震撼,为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所深深折服。在炮火连天,白色恐怖的峥嵘岁月,他们不曾动摇,悲观,不曾迷茫,拖鞋,为了心中的理想战斗,在战斗,坚持,再坚持,无愧于党员称号。 赵倩荷:虽然三位同学的介绍只要ppt,但却让我收获颇丰。作为一名年轻党员,过去那段奋斗的岁月离我们的生活比较遥远,所以我们不能像很多老党员那样讲起这段历史滔滔不绝,但这次三位同学的介绍唤起了我们对老一辈革命者英雄事迹的向往。 魏龙:缅怀,是为了更好的前进发展;回望,是为了更好的铭记历史。通过缅怀先烈的方式,大家通过三位同学的介绍,增强了时刻保持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定力,在今后的学习中,将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使命感,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 聂方鑫:通过三位同学的讲解,我们看到的是无数革命前辈们冒着生命危险与敌人殊死斗争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和无数默默为党为国无私奉献一生的英雄。正是由于他们经历并经受住了不同时期的种种考验,オ铸就了坚强的党性和顽强的意志,革命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等待着更多人去追寻。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党史国情,希望我们能把这些优秀共产党员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牢记心中,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家国命运,肩负时代重任,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上我们当代青年人最好的礼物! 刘一凡:通过本次教育活动,我进一步领悟到“红色基因”的精神和真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没有今天的国富民强,我们要传承学习革命先辈坚定理想、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的革命精神,传承学习革命先辈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传承学习革命先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断奋斗! 莫亚东:通过聆听三位同学的红色寻访和分享,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先辈们的爱国情怀与报国之志,以及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里先烈们的一腔热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革命传统精神,让爱国情怀永驻心中,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合格党员。 董祥祥:以前,总会觉得英雄似乎离我们很遥远,通过这次寻访,我才发现,英雄,就在我们身边。如果不是这次寻访,我们可能根本不会留意到我们身边就有那么多的红色教育基地。这也体现了我们党始终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要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林梦琪:各个时期的烈士都是时代先锋、民族脊梁、祖国功臣,他们的精神永垂青史,我们要弘扬先烈的崇高精神,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美好生活。当今的世界是高科技的角逐场,作为研究生党员,更应积极地、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学技术。这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我们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新时代环境里,爱国不再变得虚无,爱国也不再表现为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今天的爱国就是努力学习,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 王富栋:通过本次的红色寻访活动,三位同学向我们展示他们的寻访内容,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是革命前辈用理想与信念,鲜血与汗水换来的,无论什么时候,革命烈士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们的精神指引着我们不畏艰难,不断前进,我们应该牢记革命历史,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