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党员大会记录
发布时间: 2023-06-30

党 员 大 会 记 录

主要议题

教育强国与课程思政探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

时间

426日中午1200

地点

实训楼1#1406

主讲人

李睿(支部书记)

记录人

黄娟

应到人数

9

实到人数

9

缺席名单及原因


缺席人员补课情况

已补课

  1. 集中学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升国家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高校应肩负使命,积极开展培育卓越人才实践。

 二.支部成员发言

李睿:通高等教育首先需要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我们创新思路,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行动主体是教师,教师需要基于自身的认知高屋建瓴地对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尽可能充分的挖掘,但在课程思政元素实际选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与接受规律,重点选择那些教师自身能透彻领悟、熟练驾驭、灵活应用,同时又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生活的思政元素,否则容易在教学融入时出现教师弄巧成拙、牵强附会,或学生一知半解、云里雾里的尴尬局面。此外,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还应考虑现有教学条件因素,如有教学实践或实验条件的课程可以充分激活教学实践或实验活动中的思政元素。


黄娟: 思政元素的挖掘程度与水平是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的关键点,事关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并未对课程思政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些教师难以正确、充分、清晰地挖掘专业教材与课程中所蕴含的隐性思政元素,或在挖掘中目标不清、经验不足,或由于所挖掘思政元素不科学导致课程思政内容游离于知识体系之外而无法有机融入教学。为科学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实现有效的教学融入,应在深入了解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把握并坚持有效的挖掘原则。


胡建鹏: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既要考虑专业课程内在知识与理论的属性,又要考虑时代与现实的需要,尤其是国家教育政策的要求以及教育对象所存在的突出思政问题,从而在开展专业教育的同时实现立德树人。


刘惠彬:坚持立德树人,擦亮人才鲜明政治底色。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人无德不立,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关键在于自身的品德修为、精神修筑和格局修养。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黄容:专业课程思政教学需采取盐溶于水、自然而然的形式,不能将思政元素强加于专业课程的知识与理论传授中,也不能牵强附会,而是要在庞大的教育体系中找到教书与育人的内在关联。否则,思政元素的融入必然出现“梗阻”情况,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根据自身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以及从事专业工作的实际体会,秉持严谨的科学态度,从专业课程内容、素材或具体教学活动中挖掘潜在的思政元素,确保这些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内容、素材或具体教学活动等要素之间存在强有力的内在科学联系。


胡浩民: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未来就业方向、所需形塑的思维方式及可能遇到的突出问题等方面会存在较大不同,因此不同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重点亦不同。如在专业课程及其教学活动中,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应重点挖掘诚信与法治等方面的思政元素,工科类专业课程应重点挖掘工匠精神与严谨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思政元素,医学类专业课程应重点挖掘救死扶伤与诚信友善等方面的思政元素。


张晓梅:作为新时代的大学教师,要始终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以更高的政治自觉、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大的信心决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去。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时刻把课程思政和立德树人作为谋划工作的出发点、开展工作的立足点、落实工作的着力点。要牢固树立敢于担当,拼搏奉献的工作作风,坚持求真务实,强化使命担当,忠实履职尽责,在工作中能动服务。


赵双喜: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事关党的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基层教职工,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为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由衷自豪的同时,我将不断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努力提高本领,消除“本领恐慌”和“知识短板”,认真学习,努力钻研,开拓创新。


 三、总结

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既是科学,更是艺术,要求专业教师主观上具有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积极意识,客观上具有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能力。为提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质量和后期教学融入效果,高校应鼓励教师开展协同备课与教研,并在专业、学院、学校多个层面出台相应的鼓励措施,创设有利的支持条件。如何对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培训,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协同教研,如何激励并支持教师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等教学活动,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