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场参观 崔子才:今天我们在中共二大会址进行现场参观学习,请大家按照参观路线认真参观学习,并在参观后进行交流体会。 (二)交流体会 参观后,支部党员结合参观体会和自身学习生活工作经历,在支部微信群进行线上交流。交流发言内容如下: 崔子才:今天参观二大会址,是第一次外出参观的支部活动。二大会址坐落于上海的繁华地带,但其厚重的建筑仍充分诠释着它的历史和沧桑。中共二大为我党的发展和中国革命指出了清晰的方向,做到了多个第一次。第一次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制定了第一部党章,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对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青少年运动提出了要求,第一次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第一次提出“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通过此次参观,我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深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整个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王世科:今天跟随学院党支部参观了“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共二大会址。我了解到此次会议第一次公开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宣言》,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党的最低纲领,是二大的突出贡献;第一次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为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第一次提出了统一战线——民主联合战线的思想,制定了第一部党章;第一次较完整地对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青少年运动提出了要求;第一次明确提出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第一次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此次参观,我感受深刻,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作为一名党员,我深知自己肩上的使命和担当,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付贵伟:我们怀着崇敬而激动的心情走进了中共二大会址的展厅,迎面而来的是熠熠生辉的“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七个庄严的大字,一尊寓意为“在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大旗拴引下,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劢蓬勃发展”的群像雕塑高大而雄伟,雕塑上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人物展厅墙壁上悬挂着参加中共事大会议12名代表的头像和人物介绍,12人中有一名代表因至今身伴无法确讣而被一直空着,但我们却深深地懂得,这第十事位代表其实是代表着曾绊为我们党做过艰苦卓越贡献的、为中国人民谋并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千千万万名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化身,令我们肃然起敬。学员们深刻地讣识到,中共事大是中国革命进程中一次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它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了党的统一战线思想、第一次公开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宣言》、制定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党章》、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对工人运劢、青少年运劢和妇女运劢提出要求、第一次明确决定了加入共产国际、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从此开始探索把马允思主义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革命拴明了正确的方向,并不党的一大共同完成党的创建任务,同学们在这具有历史意义的雕塑下合影留念。展厅旁边平民女校旧址里,似乎隐约传来了琅琅的读此声,一块黑板、几张板凳,让我们仓佛看到在这个学埠里,曾绊那么多有志的热血青年接受了党的思想熏陶和教育,一心为共产主义、为中华民族而奋斗终身,他们慷慨激昂的声音回荡在学埠的每一个角落,也记录着他们的初心不使命,这些无产阶级革命者坚韧不拔、舍生取义的革命英雄气概令我们热血澎湃、感慨不已。党章陈列室的墙壁上铺满了中国共产党每一次修订的章程。展厅里已泛黄的《共产党宣言》, 先辈们用过的印章等,一幅幅图文,一册册宣传新思潮的杂志。实物资料等珍贵的文物,让我们近距离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的艰苦历程,领略了当年共产党人建党过程中的艰辛不危险。学员们在深情缅怀当年我们党艰难曲折的革命峥嵘岁月同时,一致认为从此次现场教学所得到的感悟是跟书本上是不同的,这是一次生动具体、身临其境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锻炼实践,深深触及了我们每一位同学们的心灵。初心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并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先辈的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和担当,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伟大梦想的奋斗之中,在壮阔的中国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革命的旗帜,传承革命的精神,在新征程上续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 李书航:11月13号跟随党支部参观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通过此次参观,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深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整个发展历程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同时我也更加坚定我的信心,更坚定地向党组织靠拢。中共二大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表明,中国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这是党在创建过程中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与党的“一大”一起圆满完成了党的创建任务,同时中共二大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重要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