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师思政教育——论党员教师在落实师德师风、铸魂育人中的示范作用
发布时间: 2020-11-30

党课主题

加强教师思政教育——论党员教师在落实师德师风、铸魂育人中的示范作用

时间

11271230

地点

现代交通工程中心7950

主讲人

韩华

记录人

朱海

应到人数

12

实到人数

12

缺席名单及原因

  

缺席人员补课情况

  

韩华: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它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平台和载体,更是价值引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在学生中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把正确的理念灌输到下一代的思想中去,才能培养有用的人,才能让党和国家的下一代推进伟大的事业,实现伟大在梦想。党员教师上好“思政课”是必然的。面对艰巨的任务,学习没跟上,思想和行动也会落伍。党员教师应积极主动抓好自身学习,上好“思政课”。

田瑾:课程思政是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一直践行的理念,只是近年才出现了课程思政这一名词,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了它新的内涵。疫情期间,出现了个别留学生辱骂抗议英雄的现象,可见唯分数至上的教育培养了高学历,也造就了冰冷的一些人。传道授业解惑,传道为先,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才是教育的精髓。老师们群策群力,研习课程思政教学,中国教育未来可期。

马天鸣:思想政治教育是每位教师都应该引起重视的学习内容之一,它不仅反映到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觉悟,我们青年教师应该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拥护党的政策,同时积极参加学校以及上级部门安排的各种思政学习活动,在学习中加强对自己师德师风的提升,积极上进,为自己的事业奉献出一份力量。

王永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表明,高校只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就一定能实现教育的改革创新。当然,“课程思政”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需不断深入探究“课程思政”教学规律,全面强化体系化、规范化建设,科学实施考核评估与效果评价等,需要高校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方向,才能圆满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王桂莲:“思政课程”能让我们随时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应对可能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一定要把握好科学发展观这条正确的理念,不能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一些问题。同时对于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邹睿: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抗疫斗争的不平凡历程,深刻阐明伟大抗疫精神,系统总结抗疫斗争取得的重要启示,对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饱含深情、振奋人心,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在亿万中华儿女心中引起强烈共鸣,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

江潇潇: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的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关心关怀。我们应该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寄语精神上来,潜心育人,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技术和方法、教学内容,更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张玉金:创新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关键。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教育应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先育德,“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时强调,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高尚的品德修养、广博的知识见解、具备综合素质和奋斗精神。

吴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全面回顾了抗疫斗争的不平凡历程,深入概括了伟大抗疫精神,阐述了抗疫斗争取得的重要启示,对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前进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我在工作中将大力弘扬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强化抗疫斗争中14亿中国人民显示出来的高度的责任意识、自律观念、奉献精神、友爱情怀,使伟大抗疫精神转化为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黄丽: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节寄语中对广大教师提出殷切希望,希望老师们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探索教育方法,提升育人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寄语,寄语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情深意切、催人奋进,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教师的特殊厚爱,是对教育系统极大的鼓励和鞭策。

朱海: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的目标。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建设“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把“三全育人”的体制机制建好,具体实施就是要把“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方法、途径、载体使用好。这是今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要坚持的方向,为培养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