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人一事一例
书友会“老会员”和“指导者”
发布时间: 2013-04-01

       李玲老师于2003年进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工作,一直从事图书馆办公室和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的管理工作,9年来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工作经验,参与的学生活动不计其数。其中,“溯雨亭”书友会则是众多活动中影响力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个。书友会是在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领导和管理下,自发成立的一个非赢利性公益类学生组织。李玲老师在书友会成立之初就一直参与管理与指导,是名副其实的“老会员”和“指导者”。特别是在党员导师项目启动之初,李玲老师作为青年党员导师骨干之一,更是积极组织参与每一项活动,积极发挥党员导师的指导作用。在与书友会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沟通的过程中,还引入了学生学习制度,定期思想交流和读书讨论等环节;开展了贴心站点、集体晨读、佳片有约、办理上图阅览证、工程大价值取向大讨论等一系列活动,服务全校师生的同时,也提高了书友会同学们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能力。

        1、推广晨读营造校园文化

        晨读是传统的文化载体,是主流文化精神平台。通过晨读能够让同学们从中受益,让校园文化蓬勃发展。李玲老师引导和鼓励“溯雨亭”书友会会员自发组织起来,每天早上7:00-7:45之间相约在图文信息中心的湖畔进行集体晨读,或朗读英语课文和单词,或分享诗歌与散文。自从开展晨读活动以来,该项活动让书友会的同学们找到了更为科学的生活学习方式,其效应也辐射至其他的学生群体,其队伍正在逐步扩大,位置也开始向学校其他位置扩展开来。晨读活动一方面改变了同学懒散的生活方式,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另一方面提高了学子们的文化底蕴,加强其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简而言之,晨读让读书、爱书的书友会成员成为清晨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

        2、贴心站点温暖工程学子

        面对着新学子初进大学,对图书馆的服务知之甚少,不熟悉图书馆的布局和借阅规则,感觉使用图书馆有困难的情况,李玲老师组织并指导书友会学生编写《图书馆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指南》,对新同学免费发放,不仅如此还在图文信息中心二楼大厅设立了咨询台,书友会同学轮番值班当起了“义务咨询员”,为新同学们解答类似“图书馆开放时间”、“图书馆图书分布”等简单问题,亲切的回答与热心的指导,赢得了同学们的好评,仅短短两周的贴心站点活动,搭建了新生与图书馆的桥梁,拉近了新生与书友会的距离,也扩大了图书馆与书友会的影响力。同时,为书友会每学期的纳新活动带来一定的号召力,越来越多的同学很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成为一名热心的图书馆使者。就这样在李玲老师的带领下,书友会以一种“火把”方式温暖着刚刚走进象牙塔学子们的心。

        3、佳片有约传承经典记忆

        佳片有约活动初衷就是想利用图书馆广泛的资源平台,通过播放优质影片的形式向广大的同学,更是为书友会同学提供精彩的精神食粮,丰富学子的课余生活,风格各异的电影也让书友会的同学们有了更多可书可写的素材。为了更丰盛的片源,李玲老师主动联系长宁区图书馆的相关负责人,结合长宁区图书馆的影像资源优势,策划了佳片有约活动与影评比赛。正是由于本次活动的成功举行,我校图书馆获得长宁区图书馆学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李玲老师等作为代表参加了此次的颁奖会。

        同时,佳片有约活动没有简单地局限于影片的播放与观看,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观影片,悟心得”方面,通过组织影评征集与评奖的方式,强化传承意义,进一步启迪同学们的心智,共同创建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影展结束后,图书馆共收到书友会成员近40篇影评,党员导师们通过集体评选,共评选出5篇最佳影评文章,并给予了物质与精神的鼓励。

       李玲老师十分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每次活动之后总是最后离开,总是与学生亲切交谈,听听他们对活动的感受与意见,了解同学们的需求。李玲老师在举办活动时往往结合时代背景与先锋人物。例如在学校开展“工程大价值取向大讨论”主题活动中,李玲老师与图书馆党支部其他青年党员导师一起组织开展主题活动——观看电影《钱学森》,并将部门学习与书友会学生学习联系起来,交流感想,评价先锋。活动当天前来观看影片的“溯羽亭书友会”成员、青年党员导师、图书馆教职工等近40余人。李玲老师不断克服困难,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起到了先锋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