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人一事一例
推进党员导师计划,探索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发布时间: 2013-04-01

       党员导师计划行动是我校党委“创先争优”活动的创新成果之一,高职学院党委积极响应校党委的号召,踊跃加盟到党员导师计划行动项目中去,并成功申报了学校的党员导师计划项目。

       一、党委高度重视,探索有效途径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组织了专题学习,统一了思想认识,研究了贯彻原则。围绕项目的要求,就主要框架、工作步骤、工作载体、组织领导、管理办法、人员与经费保障等形成党委的意见,迅速组织实施和推进。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成立了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柳如荣任组长,建立了学院党委、党办、制造工程系三级联管体系,院系两级领导班子积极参与,参与率80%,配套经费支持率达60%。确立了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党员导师计划的主题,制订了计划和方案,组织了中期检查。

       二、贴近教学中心,提升技能水平

       明确指导思想,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以党性教育为引领,以备战大赛为载体,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最终实现在全国技能大赛上的取得好成绩,为校争光。确立了“金牌战略”的备战大赛目标。

配强党员导师,增强责任提高能力。面对专业群党员教授比较少的实际情况,学院党委本着配强导师、优化结构的指导思想,在院系两级党政班子和党员副教授、党员讲师中,精心选配了10名党员导师。采取集中学习、组织参观、结对带教、个别指导、座谈交流等方式,听专家报告、党员导师沙龙等活动,增强导师责任,提高指导能力。

贴近教学中心,推进教学质量提高。以上海市、区、行业、校际、学院技能大赛为平台,在学院内掀起学习技能的新高潮,以教风带学风,技能鉴定一次性通过合格率达到89%,为近年最高。贴近备战全国大赛,金牌战备指导思想更加明晰,取得了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项目二等奖中第一名的好成绩,2012年的备战工作得到实质性推动。2011年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团队获得“上海高校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制造工程系获得工程大“先进集体”。

       贴近大赛,破解难题。通过党员导师计划的推进,增强了院系两级领导破解难题意识,提高破解难题能力。最突出的难题是:专科学生在校学习周期短,要想在上海市一类、二类及全国技能大赛上获得好成绩,可谓是困难重重,诸如:苗子难选拔、教学难组织、指导教师难配备、资源难整合、成效难突显等。学院和系部两级党政班子面对难题,迎难而上,咬定目标不放松,多次研讨,积极探索“过程指导法”,从抓规范入手,强化过程控制,实施有效指导。目前,大部分难题均已制订了解决的方案。贴近国家级大赛,突出“早”字,稳步推进。经过院系两级领导的深入了解,针对师生中在备战大赛上出现的思想松懈,大赛时间还早,以及个人考证与就业等情况,采取早动员、早准备、早培训、早做思想工作、早对可能出现的困难进行预测等措施,将师生的思想统一到导师计划“金牌战备”的指导思想上来,统一行动,分步落实,稳步推进备战工作。

       三、坚定培养目标,师生共同成长

       咬定“培养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锁定备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夺金目标,上下为之奋斗。组织层面和党员干部、党员教授的作用充分发挥,优势突显,6名结对学生党性觉悟和技能水平双提高,人人参赛并获奖,人人加入党组织。院系两级班子和广大党员教授对党员导师计划的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更加坚定了。制造工程系主任、党员导师郑卫模范带头,发挥了领军作用,他以党员导师计划为抓手,推进教学质量提高,为备战全国大赛奠定基础,2011年7月获得校优秀共产党员,教学新星提名奖。在党员导师柳如荣、胡宁、郑卫、戴金山、李厚佳、谢菁等带领下,党员张晓岩、郑民章、王凌云、黄红辉、刘素华、沈志雄、曹永洁等全力备战,我院代表上海市代表队参加在天津举办的2011年6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3名学生不负重望,获得高职组“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项目二等奖中第一名的好成绩。为2012年度备战大赛积累了经验,鼓舞了斗志。

为学生解开思想困惑。三年级模具一班张永举同学(男),是2011年6月参加全国大赛的选手之一,为我院获得二等奖做出了贡献,也是2012年内定参赛选手,今年下半年随着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工作的推进,正在紧张训练的小张看到同学们一个个原本不如自己的同学,都有了较满意的实习单位,思想上产生了参加竞赛获奖无用的想法,训练热情受到了严重影响。党员导师们共同多次反复做思想工作,与远在河南的家长联系,得到了家长的支持配合,与招办联手,解决小张的推荐中的后顾之忧,让小张重新振作。

        为学生学习技能提供帮助。世博退伍女兵刘善同学,是一位好学上进的好学生,受到身边同学的积极影响,很想补上因当兵漏下的许多技能课程,今年9月,导师项目组得知后,在最快的时间内安排曹志鸿和王浩2名技能老师有计划的帮她补课,经过3个多月的共同努力,顺利通过模具技能鉴定考试,取得中级证书。

       四、增强职业意识,培养职业能力

       将党员导师计划行动,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面上教育与个别引导相结合等形式,通过启动动员、学习交流、参观中国馆、到老地下党员张固家中接受党性教育、陈云故居、青浦新农村等形式,深化党性教育。增强了师生的党性观念,提高了师生的政治思想觉悟,提高了学习技能的自觉性,显现了组织层面和党员导师层面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导师党委书记柳如荣、导师胡宁副院长、导师党委副书记李军,导师意识强,深入到师生中,作用显著。刘启中院长虽然不是导师,却非常重视,以实际行动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