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丁晓东应邀在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大会做交流发言
发布时间: 2013-09-02

 

为期两天的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831日结束,校党委书记滕建勇、校长丁晓东参加了会议。应大会之邀,丁晓东校长做了题为《坚持产业发展需求导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交流发言。

针对上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通过此次会议,部署新学期工作,提出进一步全面切实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着力在规划引导、质量提升和评价提效三方面推动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

近年来,我校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学校与航空、汽车、纺织和地铁轨道行业集团有限公司等600家企业联合建立了产学合作教育基地,每年举办产学合作教育岗位专场招聘会,仅此就为学生提供近4000余个工作岗位,每年有40%以上的毕业生被产学合作教育单位录用。企业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估鉴定为:毕业生的“需求率”在95%以上,“合格率”在97%以上。鉴于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异成绩,大会特邀丁晓东校长做交流发言。

丁晓东校长详尽阐述了我校在办学历程中,坚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办学定位和现代化特色大学的办学目标,以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依托,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扎根社会经济发展的沃土,构筑了与行业“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三协同模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随后,他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校与行业“协同育人”,构筑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与行业“协同办学”,构筑卓越工程教育模式;与行业协同创新,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他表示,工程大目前积极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实施了“一年三学期,五学段”的课程教学体系,每个学段69周时间。缩短了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和开课周期,计划每学段都开展产学合作教育,倍增了现有产学合作教育资源,同时保证工作学习两不误,力争将“工学交融”的产学合作教育覆盖到全体学生,力争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覆盖到全部工科专业。依托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推行“知行大课堂”,将产学合作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机结合,在育才的同时增强了产学合作教育的育人功能。

最后,丁晓东校长表示,学校将抓住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契机,进一步推动发展模式转变,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凝练和凸显办学特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外,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和上海电机学院相关负责人也在会上做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