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120名学子,为了他们的卓越工程师梦想,放弃了暑假的休息时间,留在学校进行“暑期生产实习”。学校为了让暑期生产实习更充实,不但配备了专业指导教师,还聘请了上海交运集团的专家为学生们上课,传授来自生产一线的最实用的技术、知识,并与该企业建立“绿色通道”,同学们可以到生产一线摸爬滚打,企业深度参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7月25日,受邀授课的上海交运集团制造公司总经理孙新毅一行7位企业导师一早赶到工程大松江校区。当他们看到课堂、实验室内几乎无落脚之地,汗流浃背的同学们热情的目光,着实令他们感动。企业一线专家以实际经历和丰富的经验教学,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听课的同学全部是工程大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此专业最早被列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育计划”。同学们从进入工程大校园的那一天起,就被“量身定做”了将来成为卓越工程师的发展规划:从大一至大四的“卓越班”学生暑期都必须进入企业实践实习。大一新生会有1周的认知实习,主要以了解专业和行业的内容为主;到了大二,学生需在假期进行6周的生产实习,对专业认识进行补充,在第一线进一步了解专业。到了大三、大四,高年级的学生则面临着8周和10周的岗位实习以及见习实习。
本次卓越班学生的暑期生产实习为期六周,前两周围绕理论学习开展,分别包括汽车部件总成(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等)拆装和实习讲座(企业规章制度、安全、保密制度教育等),后四周则围绕企业现场实习开展,学生将以班级为单位,分别到上海交运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上海交运汽车精密冲压件有限公司、上海交运股份汽车零部件分公司、上海交运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等交运集团子公司进行生产实习。在学生参与生产实习过程中,青年教师也将随队入驻企业,了解行业需求。
多年来,工程大办学定位准确,始终坚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以及创办现代化特色大学的办学目标定位,与社会产业紧密结合。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学校还将继续高度凝练学科重点,聚焦现代交通运输工程的学科建设,将学科和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延伸到技术链;深化协同创新,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深入服务企业,在行业共性技术的研究上做出成绩;坚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工程技术类学生培养规律的教育教学特色,结合灵活的分段式学期制度、短学期产学合作教育制度等。
今年工程大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暑期生产学习是对校企合作新途径的有效开拓,企业不再简单地提供一个实习的机会,而是通过有实用价值的操作,让学生领悟书本知识,实习真正成为课堂知识的延伸。实习开始之前,校方领导与企业领导多次商讨,双方一致认为,通过真诚的合作,形成共赢局面的美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