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以学科建设为载体 建精神文明团队
发布时间: 2011-11-28 浏览次数: 82

一、立项背景

        我校的社会保障学科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在多年的建设过程中,该学科已拥有了一支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积累了良好的科研基础和较高的科研水平。

        近年来,该学科团队朝着更高的目标去努力,探索以学科建设为载体,着力做好教育人、凝聚人,提升人等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和学科建设中又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

二、工作思路

        在学科建设中,实施三大工程,即:人才培养工程、科研创新工程和学科创优工程。始终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和学科建设相互融合,以团队建设为基础,以科研项目为体,以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得的学科团队。

(一)人才培养工程

        人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在学科团队建设中,不仅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裕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同时,应注重对人的政治素养的培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诚信教育,提高团队的爱岗敬业精神,培养教师的刻苦钻研和潜心研究的精神。

(二)科研创新工程

        在科研团队实践过程中,不断寻求科研创新,提高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实现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和研究课题的不断深化。

(三)学科创优工程

        基于社会保障学科团队的建设基础,在团队深化建设中,社会保障学科团队敢于把获得更多的高水平的研究项目,获得高水平的奖项作为学科创优的更高更新的目标。同时,由于社会保障学科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科创优也表现在学科研究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相对接,积极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并力争取得政府相关部门的好评。

三、基本做法

(一)精心构筑学科建设的人才培养工程

1. 重视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的树立

        科学研究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精力、孜孜不倦朝着一个目标去不断努力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很多的付出。在团队建设中,学科带头人充分认识到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精神、树立团队合作精神是团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通过多种形式、言传身教,进行奉献精神和诚信教育,带动团队成员。

        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团队带头人、方向带头人以身作则,骨干教师积极响应,以实际行动带动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 挂职锻炼,全方位培养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让青年教师能够尽快的了解社会保障学科的发展前沿,了解政府相关部门的运作现状,社会保障学科团队有计划有步骤的提供发展平台,派青年教师到相关单位挂职锻炼。自2009年起,团队的青年教师李红艳、胡斌、王宇熹等老师先后到松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松江区发改委、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挂职锻炼,提升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3. 实战演练,迅速提升团队成员的研究能力

        社会保障科研团队本着“干中学、学中干”的精神,以各项目研究的需要为导向,安排青年教师参加各项课题,让他们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逐步培养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深化学习和拓展实习。同时,积极鼓励团队成员以不断的深入思考来反哺研究。

        在每个项目的研究中,都组建了学院老、中、青相结合的项目组,以项目研究为载体,让每一位成员在“干中学、学中干”,让每一位成员发挥各自的特长,在实战中提升团队成员的研究能力。

        此外,学院注重团队成员的个人发展,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如参加国际会议、参加相关学术论坛、留学或访问研究等,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提升科研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大力打造学科建设的科研创新工程

        社会保障团队以管理学、运筹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及相关学科为主要支撑,围绕中国社会保障前沿问题、中国社会保障政策制定和实施展开研究,运用国际与国内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不断创新研究方法和研究平台,拓展研究领域。

        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团队始终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社会保障系统的运行状况;创造性的运用具有“国家政策实验室”之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效果,为政府社会保障等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基于定量化和精算化的平台,并率先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将政府决策咨询平台、实验室平台、图书资料平台、数据中心平台、产学研基地平台和社会保障网站平台进校整合,有效保证了研究的科学性。

        社会保障定量分析及其研究,在社会保障学科研究中形成鲜明特色,该研究方向侧重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通过建立定量分析模型,以社会保障的系统构架和基金运营为研究重点,以解决社会保障机制运行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目标,对社会保障系统进行评价与决策。尤其是在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的量化分析模型和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首创的重大成果。

(三)引领推动学科建设的学科创优工程

        社会保障学科团队坚持“优化专业学科结构”,倡导“专业和学科交叉来拓展科研领域和方向”,团队成员在历次重大项目的申报中,从项目组成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研究专长等角度进行优化组合,积极申报。

        同时,社会保障学科团队积极构建良好的政府、企事业、学校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与市发展研究中心、市总工会、市医保局和松江区等政府部门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团队的研究紧贴地方经济的发展构建了平台。

四、主要成就

1、先进人物,层出不穷

        社会保障学科团队凝聚师资力量,齐心协力,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团队形成以教学团队带头人、方向带头人为第一层次;学术资深教师和研究骨干为第二层次;中青年教师和一般研究人员为第三层次的梯队式结构。通过精神文明建设,团队成员积极向上,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队中有多人获得各类优秀奖项。

        2009年学科带头人汪泓教授获得上海市新中国60年来上海百位杰出女教师的光荣称号,学科组成员陈心德教授、吴忠教授分别于2008年、2009年被评为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李正龙教授2009年被评为上海市模范教师,张健明教授在2009年获得上海市育才奖。社会保障团队也在2009年成为国家级优秀团队。

2、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近三年,社会保障学科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重点课题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60 余项,科研经费500余万,团队成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18部

        社会保障学科团队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和上海市奖励,多项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被上海市人大政策研究室、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政府职能部门所采纳。2009年由学科带头人汪泓教授领衔的“基金良性运营的控制系统研发——社保基金运营动态仿真的对策研究”成果获得第七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由汪泓教授领衔的“进一步完善上海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和吴清领衔的“积极推行住房逆抵押贷款模式”成果获得第七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三等奖等。

五、师生感言

        随着社会保障学科团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加入团队中,通过参与学科建设,参加课题,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科研水平、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参与课题的过程中,一个数字要反复确认,一个词语要反复斟酌,一个语句要不断凝练,一篇报告要不断听取各方意见,通过课题的参与,不仅学会了如何做好科研,学会了做课题的方法,学会了做科研的态度。更懂得了课题需要团队成员共同努力、通力协作才能完成。在团队的活动中,成员们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培养了自身的敬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