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工程大“党员导师”:青年学生的领路人
发布时间: 2012-05-02 浏览次数: 18

“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这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民族班学生的肺腑之言,学生们手中的一本师生联系手册记录下了所有师生们联系的内容,上面满满地写着党员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记录,80%以上的学生都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个是“民族班学生党员导师”项目的成果,也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党委探索开展的“党员导师计划”的一个缩影。

理想与信念是最关注的问题

社会科学学院日前有学生367名,教师36名。这36名教师全部成为本科生导师计划的实践者,学院党总支书记曹开云也不例外。土家族的杨亚鑫从湖南省“远道而来”,被编在社会科学学院民族班,曹开云是他入学之初认识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未来将伴随他四年生活、学习、思考的本科生导师,师生联系手册也作为新生开学的第一份礼物交到了学生手中。

曹开云是一位思政教师,“人总还是要有理想和信念”是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引导学生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也成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在他《人还是要有理想与信念》的入党启蒙教育讲座上,他用富有感染力的话语让学生们树立起理想与信念,也第一次让学生们了解到党组织的力量。上完入党启蒙教育的党课后,在导师的鼓励下,杨亚鑫写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

十个一是学生锻炼能力的好抓手

“十个一”是校长在入学第一课时提出来的,即阅读一批中外名著、接受一次海外教育、组织一次集体活动、参与一次演讲比赛、练就一手工整汉字、完成一项创新活动、参加一次志愿服务、加入一个社团组织、参演一场文艺活动以及掌握一项健身技能,曹老师就将“十个一”作为抓手鼓励学生在大学期间多多锻炼能力。

曹开云在定期与杨亚鑫沟通时发现,杨亚鑫总是说自己的学习成绩比较薄弱,英语也比较差。为了鼓励他,曹开云语重心长地说“不要因为成绩差就不学了,不要因为英语不好就不学了。不抛弃,不放弃,要坚持,多花时间,别人花一小时学英语,我花三个小时,一定能学好!”,“学院为学生开了60篇书目,多阅读一些书籍,书中自有黄金屋”,“一手好字和你的外貌一样重要,希望你能坚持练字,好字能让你事半功倍。”

导师的开导深深地印在了杨亚鑫的心里,随即他便在师生联系手册上面记录下了导师鼓励的话语,并以此为准绳。

他痛下决心,购买了一套中华传统经典读物,包含《论语》、《荀子》、《孟子》共51册,他坚持读名著,并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师生联系手册的扉页,摘录“学贯古今,或成经国之才;博晓古今,可立一家之说”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空余的时间,他还坚持练字,别人练一面他就练两面,他知道导师就如同父母一般,总是用心良苦,只要自己能一步一个脚印,一定会有所成功。

导师制度让师生教学相长

作为《近现代史纲要》中的一节内容,社会科学学院民族班在院长、书记的带领下参观嘉兴南湖红色圣地。

出发之前,曹开云就发短信提醒杨亚鑫,“要先了解背景知识,在红色教育基地,向革命先辈献礼。”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让大家受益匪浅,最后杨亚鑫组织班级同学以“歌唱祖国”作结。“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歌声还余音袅袅,杨亚鑫回校后立马在师生联系手册上记录下走访红色之旅及上红色一课的过程,还写下了自己对于感悟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

2011年暑假,按照学校的计划,学生要参加产学研活动,原本杨亚鑫有自己联系的一家企业,但中途发生了变故。

曹开云特地联系了一直合作的昆山镇社保中心,还在实习前叮嘱小杨“做事先做人,凡事都要手勤、脚勤。”“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只怕有心人。”……他经过了两个月的实习后,他在党员联系手册上,写下了这样一段体会:“在产学研认知实习中,我与实习基地的老师相处地非常融洽,导师给我的警句非常受用,勤能补拙,为我加了不少分。社保中心也是事业单位,能为老百姓办事,办好事,自己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杨亚鑫在曹开云的帮助和支持下,完成了他在校党校的党课,成为学院合格的入党积极分子,也是列入了学院重点培养对象的名单中。

如今,曹开云感慨地说:“导师制度其实让学生和老师真正地教学相长!导师制度为创先争优提供了平台,也让老师们弘扬师德师风,更在看到所教学生能有一点一滴进步后,感觉到为人师表的成就感,更激发对于自身塑造魅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