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中国共产党已经三个多月了,在这三个月中我也不断的加深对党的认识。最近支部组织我们观看了《人民的好儿女》系列影片。学习这些“人民好儿女”的事迹和精神,通过对这四十八名基层党员的事迹的了解,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
这四十八名党员来源于全国的各行各业,有教书育人的老师、有治病救人的医生、有奋斗在第一线的公安干警、有劳作在田间的农民兄弟,还有形形色色在我们身边为我们奉献给予我们感动的人。对于特种兵,我们的印象也许大多都是电影中身手不凡的英雄,又有谁知道现实生活中他们付出了多少努力,挥洒了多少汗水!特战尖兵——刘珪这一集带领我们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当他还是个高中生时听闻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领事馆事件,他领悟到“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就没有尊严”。带着这个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想法他开始了他的军营生涯。作为部队的分队长,在一次带领新兵的跳伞训练中,他和一名士兵的伞绳在空中缠在了一起,为了挽救士兵的生命,他不顾自己的安全割断了自己的所有伞绳,解除了士兵的安全威胁,而他自己在落地之前的4秒才成功的打开降落伞副伞,最终安全降落。他曾说过“我是连长,他是我的兵,我首先要保证他的安全,我们是兄弟,我愿意为你们挡子弹”。事实上他也用行动证实了这一点。正是有了像刘珪同志这样的优秀的共产党员为我们的祖国保驾护航,我们才能在现在这样和平的环境下学习生活,我们的祖国也能长久的有尊严的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在观看的过程中,有一个影片的名字吸引了我,叫做板凳妈妈许月华。影片的开头就用最简洁的语言将许月华的事迹讲述出来。从小失去了双亲,12岁又失去了双腿,这样悲惨的事情发生在我们任何一个人的身上都会令我们失去对生活的期望,但是许月华没有。没有了双腿,还有双手。这么多年来,她用板凳代替双腿,用她矮小的身躯和八十四条板凳撑起了138名孩子的天空。我们难以想象这是什么样的毅力支撑着她走过如此年华,但这个瘦弱的女人告诉了全世界,什么是坚强。在许月华失去双腿之后,她被转到了福利院受供养,在她的身体状况好转之后,就想为福利院做些事情,为此她练习着用板凳代替双腿并在之后的岁月中尽心尽力的照顾福利院中被遗弃的小孩。一些常人很容易办到的事情,她也许要付出几倍的辛苦,但无论如何的劳累,她永远都带着微笑为孩子们带来温暖,在一个个日日夜夜里,在一步步常人难以想象的行走中,她用轻声的呼唤驱走孩子们的孤独,用耐心的照料哺育孩子们的成长。138个孩子,在他们长大成人后,他们的档案上的母亲一栏都是统一的名字——许月华。
上面的两个人物用他们不平凡的生命谱写出了辉煌的乐章,在我们的身边,也有着许许多多在平凡中书写华章的普通人。杜洪英,一个平凡的名字,一段平凡的事迹,也同样触动了我的心弦。她的人生格言是: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进步。她,是一个在北方长大的姑娘,却为了父亲的嘱托和对出生地的向往,以20岁的稚嫩年龄只身来到了小县城玉环,并在玉环的档案室中一做就是三十年。20岁,多么鲜活的生命,她的人生本可以更加的精彩,但她却甘愿在枯燥的档案工作中付出她的一生。并且为档案的检索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几十年的光阴就这样慢慢流淌而去,几千份档案在她手中流过,有人高声,有人调走,而她自己的档案却在三十年中一成不变,他曾经也有几次机会调到其他的岗位,但每一次她都淡淡的拒绝了,问其原因,还是那句话: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进步。对于我们来说,以20岁的花样年纪却在档案室度过一生,是一件难以令人接受的事情,但是杜洪英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这样平凡中的坚守同样让人感动。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影片中的每一名党员都在平凡或不平凡中奉献着自己,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多年以后,也许我们能在某个行业事业有成,也许我们只是平平凡凡的一名职工,但是,无论我们的未来走向何方,我们都将带着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就像在平凡中坚守的杜洪英所说和所做的一样“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进步”。观看这一系列影片,对我们的精神是一种净化,一种洗礼,让我们前行的脚步更加的坚定。我们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责任要扛,在前行的路上,我们会记得牢记党的宗旨,立足于自身,以实际的行动展现中国共产党的风范,把国家和群众放在心上,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