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调研成果交流会议程
时间:2019年10月18日(周五)13:30
地点:松江校区行政楼302会议室
主持:继教产业联合党总支书记 叶枫
出席人员:分管校领导;
基层指导组成员;
继教产业党政班子成员、党总支委员、组织员、党建联系
人、支部书记、党员群众代表
议程:
一、继教产业联合党总支书记介绍调研成果(8分钟)
二、继教产业联合党总支班子成员介绍调研成果(5分钟)
三、基层联络组点评
四、领导讲话
五、调研成果质量测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调研成果交流会会议记录
时间:2019年10月18日(周五)13:30
地点:松江校区行政楼302会议室
参加人员:分管校领导:王岩松,基层指导组成员:梅文静
继教产业联合党总支班子成员叶枫、陈凌珊、施明、张玮、
钱宇彬,党支部书记:倪叶辉、彭文豪
党员群众代表:周瀛、陆佩洁、许建成、
会议主持:继教产业联合党总支书记 叶枫
会议内容:
召开继教产业党总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继教产业党政班子成员分别介绍调研成果,基层联络组点评,领导讲话,调研成果质量测评。
一、继教产业联合党总支书记叶枫介绍调研成果(8分钟)
叶枫:根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工作安排,按照主题教育 “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扎落实”的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责任导向,以及“奔着问题去、针对问题改”并把“改”字贯穿始终的精神,我进行了《聚焦继续教育学院队伍建设,提升部门服务能级》的专题调研,现从调研的目的及意义、调研过程、继续教育学院基本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调研形成的成果、后续改进措施六个方面报告如下:
1、调研的目的及意义:以学院的发展目标和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为衡量标准,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继续教育学院队伍建设,提升部门服务能级,为社会提高优质服务,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2、调研过程: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和访谈及调研,班子成员讨论分析,召开专题调研会等。
3、继续教育学院基本情况:人员基本情况,部门人员情况(自考办4人;夜大部4人;培训部3人;计算中心3人;院办3人;学生工作部1人)。
4、发现的主要问题:人员存在缺少学科背景、教学经历,人员结构不合理,职工工作积极性存在问题,提供服务规模相对较小,服务能力较低,人员管理水平和能力较低,
5、调研形成的成果:提高政治站位、正视实际问题;敢于直面问题,查清问题;面对问题认真整改落实。
6、后续改进措施:完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服务能级提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逐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发挥党员先锋堡垒作用,增强团队战斗力;完善信息化平台,提升对社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继教产业联合党总支班子成员介绍调研成果(5分钟)
●继教产业联合党总支副书记、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陈凌珊
陈凌珊:根据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工作安排,按照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责任导向以及“奔着问题去、针对问题改”并把“改”字贯穿始终的精神,我进行了“依法治校,完善继续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主题专题调研,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调研目的及意义:围绕《关于推进本市普通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沪教委终〔2017〕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学院办学类型、办学思路、办学管理、办学发展、办学效益、办学资源方面的转变进行全面梳理,理清我校继续教育办学定位与服务模式,研究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途径;以建设“依法治校示范校”为契机,规范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培训服务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2、调研过程:通过在办公楼大厅设置意见箱,下发“党政领导班子征求意见表”,教职工个别访谈,访谈情况讨论,直面与教师讨论学院发展存在的问题。
3、调研发现的问题:本校教师参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的比例较低。本校师资参与及管理队伍严重不足,教学与督导工作推进十分困难;发挥专业优势满足社会需求,但新专业的申报和现有专业建设较难推进;多数专业学院与二级部门开展非学历培训项目积极性不高;教学管理与学籍管理系统陈旧,信息互通几乎不可能,需重复输入信息量大,急需推进学院信息化建设;实验室计算机设备陈旧;空间不足,无法按照学校档案管理规定规范归档教学管理
4、调研形成的成果
9月份共梳理了14个管理制度文件,经过学透上级政策要求,请教上级主管部门,学习借鉴兄弟高校的举措,开展针对关键问题研讨。最终修订7个管理制度文件,废止2个管理制度文件,为了更好地规范管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招生工作,将一直沿用的内部文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管理办法》新增为有法律效力的招生管理制度文件。
5、后续改进举措:根据“依法治校示范校”的要求,急切需要修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关于印发“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夜大学教学管理与收益分配办法”的通知》(沪工程继[2009]11号)(注:目前暂时还沿用)。
拟解决的主要措施为:调研学校10年来整体教师薪酬水平变化情况,综合考虑学院绩效管理制度、学校人事绩效工资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的变化,以及继续教育学院管理成本与市场综合平均课酬等因素,拟对教师授课课酬进行适当调整;综合考虑学院绩效管理制度、人事绩效工资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的变化,以及实际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对学院管理费的划拨比例、计算方法进行适当调整;根据学校发展方向,对二级学院管理的要求,以及适度鼓励教师利用空余时间参与夜大教学原则,将教师承担本校夜大教学点的课时按一定比例计算后纳入个人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中;调研与之相关的学院(主要是管理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航空运输学院)、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等相关职能处室,并进行讨论;调研我市同一类型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相关方案;修订,并将修订后的方案提交校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讨论。
●继教产业联合党总支产业管理办公室主任施明
施明:根据校党委和继教产业联合党总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工作安排,按照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责任导向以及“奔着问题去、针对问题改”并把“改”字贯穿始终的精神,本人进行了校属企业体制改革主题专题调研,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调研目的及意义:围绕《上海地方公办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我校校属企业进行全面梳理,通过调研科学制定一企一策改革方案,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从而更好地服务教学科研主业,促进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对学校所属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调查,理清权责和责任关系;以此次体制改革为契机,在推动解决东海厂等老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聚焦教学科研主业,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深化产业改革,以确保形成新的产业运行机制。
2、调研过程:通过设置意见箱,个别访谈、群众座谈会等,结合体制改革,提出相关的建设性意见。
3、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体制改革调查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与企业、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欠缺,通过调查研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增强;解决产业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开拓创新能力略有不足、办法不够多、魄力有待加强,关于东海厂等历史遗留问题始终缺乏较有效的方法,应进一步重视巡视整改的问题,尽快出台相关的办法,解决额问题;学院作为学校发展的主要活力所在,有着较多的资源,但平时交流少,缺乏与二级学院的深入沟通,帮助企业员工在利用学校资源、搭建与学院沟通平台等方面做得不够;深入群众意识不够强,工作往往停留在相关部门,不够深入一线,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做得不够。
4、调研形成的成果:进一步学习体制改革相关文件精神,交流沟通体制改革的相关精神如何落实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集体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42号)、《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政策解读>的通知》(教财厅〔2018〕2号)、《关于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有关政策的通知 》(教财司函〔2019〕1号)以及《关于印发<上海地方公办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沪府办〔2019〕80号),领会精神,落实工作;进一步完善校属企业体制改革方案。目前除了一级企业上海公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外,保留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工程大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安徽慧通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宁工程大科技园有限公司、天长工程大科技园有限公司和滁州工程大科技园有限公司等,共计7户企业,需要与教学科研工作密切结合,在清理其他企业的同时,也需要对这7家的未来发展有所谋划,作为体制改革的总要组成部分。如科技园,及时掌握学校科研与企业发展动向,推动校企产学研合作。加强与学校科研部门、技术转移中心以及相关学院的对接和沟通,同时积极掌握企业发展动向,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平台职能,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积极引进与学校优势强势学科相匹配的企业,提升园区入驻企业总体质量,完善产学研平台建设,助力学校学科发展;进一步梳理产业办与科技园定位,做好产业规划工作,更好地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做贡献。结合学校总体的发展定位(学科、科研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强调产学研合作、强调双创教育的重要性)、长宁校区的定位(校园建设规划与整体布局)、科技园的定位(在整个服务社会、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对于经营性产业的发展要求(扩张式的,紧缩式的)以及近期产业办的主要工作(校产企业体制改革、巡视问题整改等),产业办公室未来发展的大致方向与目标定位是:校产工作紧密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业务,以落实巡视整改各项目标和要求为目标,以校属产业企业体制改革为抓手,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前提下,积极发挥企业,尤其是大学科技园以及技术转移公司在教学与科研上的作用,在“走出校园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充分挖掘校企合作资源,促进校企合作共赢,充分体现应用型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在创新创业、技术成果转移等方面有所突破,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做出贡献。
5、后续整改举措: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牢记为学校师生的幸福感作出努力。产业工作需进一步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围绕高校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在工作的规划和推进中,以师生的需求为导向,发挥大学科技园区在双创工作和技术转移服务方面的优势,服务师生,提升水平;多向上级主管部门请教,学透上级政策要求,在牢牢把握此次体制改革精神的前提下开展工作,开拓创新思维,在规划发展方向、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研究更加深入,落实解决好政绩观,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基层,积极开展对下属企业的调查研究,结合校属企业体制改革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关心员工注重倾听员工的意见,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和良好氛围。依据本次校属企业体制改革方案,计划对上海基意实业有限公司进行注销关闭,该企业的关闭将会面临现有21位编外职工的分流安置问题,其中涉及少部分职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引发的经济补偿问题,本人将深入基层加强沟通,注意及时掌握职工各方面动态,确保稳定完成职工分流安置;发挥在编教师资源优势,塔建交流平台,使企业员工能更好利用学校的资源,同时帮助科技园搭建更多以创新创业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机制,通过党建、行政缩短距离。
●继教产业联合党总支产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钱宇彬
钱宇彬:根据学校和继教产业联合党总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工作安排,按照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责任导向以及“奔着问题去、针对问题改”并把“改”字贯穿始终的精神,我进行了“集聚创新资源,推进具有特色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主题专题调研,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调研目的及意义:对园区企业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梳理园区基本情况;以国家大学科技园考评为契机,推动园区企业与学校相关学院的产学研合作进度,促进学校科研项目的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推进具有特色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
2、调研过程:按照《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提出的要求,聚焦市区两级政府相关扶持政策,集中调研科技园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及其员工;零星调研各企业员工和学院师生;走访相关学校国家大学科技园,学习借鉴兄弟高校科技园建设经验和举措。
3、调研发现的问题: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够深入;对基层员工的沟通交流较少,团队建设方面有待加强;发挥平台资源集聚不够,需要进一步开拓创新,服务师生有待改进;科技园的入园企业与学校学科及当地主导产业关联度和支持度不够强。
4、调研形成的成果:通过学习进一步深刻理解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和重要意义,思想认识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统一;切实解决不足与问题,达到群众满意、科技园事业发展。
5、后续改进举措:针对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够深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举措;针对领导班子对基层员工的沟通交流较少,团队建设方面有待加强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举措;针对在发挥科技园创新平台资源方面不够深入,还需进一步开拓创新思想,服务学校师生和园区企业方面有待改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举措;针对科技园的入园企业与学校学科及当地主导产业关联度和支持度不够强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举措。
以上是针对“集聚创新资源,推进具有特色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主题的调研报告,下一步将继续带领科技园员工,凝心聚力,以此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结合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科发区〔2019〕116号)和《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法》(国科发区〔2019〕117号)两份文件,从学校和科技园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标文件一一梳理,在找到存在的短板和问题的基础上,一一提出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落实解决方案,从而更好的服务园区企业、学校师生创新创业和技术转移等工作,进一步推进具有特色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促进学校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
●继教产业联合党总支继教学院副院长张玮
张玮:按照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责任导向以及“奔着问题去、针对问题改”并把“改”字贯穿始终的精神,广泛听取部门及群众个人意见,本人进行了如何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服务继续教育学院转型发展为主题的专题调研,现把相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调研目的及意义:根据《关于推进本市普通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沪教委终〔2017〕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院的业务工作目标以及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方向要求,优化继续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推进继续教育转型发展。
2、调研过程:调研访谈学院各业务部门,与世纪超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探讨,现场交流、问题分析处理。
3、调研发现的问题:目前学院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或技能需要提高,同时由于规划中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要求,在建设与管理过程要求培养或引进更为专业的人员和相应的岗位设置,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对业务管理系统信息化改造建设的要求;目前学院的计算中心机房设备状况相对比较陈旧,需要进一步改善以适应教学与培训要求;
目前在继续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现有的信息化手段相对陈旧,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业务需求的变化,部分功能不能完全满足提升管理和优化服务的要求。
4、调研形成的成果:如何发挥全体教职工的智慧与能力,如何提升继续教育学院高等学历教育、开拓非学历教育培训,拓展市场、提升质量等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落实。目前学院的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或技能需要提高,由于规划中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要求,在建设与管理过程要求培养或引进更为专业的人员和相应的岗位设置,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对业务管理系统信息化改造建设的要求。同时通过规划建设新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提升管理手段与管理水平。
5、后续改进举措:大力加强岗位培训和团队建设,开展业务与信息化知识培训,以适应新时代发展对教职工素质的更高要求;进行学校统一通讯平台(短信)的使用推广和培训,服务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校学生日常通知;进行学校云盘的使用推广,提升日常管理中信息交换,交流协作效率;同时聘请有关信息化部门专业人员安排开展信息化能力培训;研究讨论信息化人员岗位设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形成工作思路;筹措落实经费,分批更换新设备,以适应实践教学与培训要求;按计算机等级考试标准化考场要求,每个机房需有50台考试用机、5台备用机,即每个机房需要55台机器;短期内通过学院内部挖潜,通过专业技术人员解决目前申报部门数量受限的问题;同时安排计划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通过校务管理平台升级改造现有申报系统,纳入学校一网通办信息门户。
●基层联络组梅文静
今天,继教产业联合党总支班子成员围绕各自分管工作实际,就聚焦继续教育学院队伍建设,提升部门服务能级;依法治校,完善继续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深化校属企业体制改革,促进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集聚创新资源,推进具有特色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服务继续教育学院转型发展方面深入开展调研,与工作相关进行调研形成的成果、综合来说非常好。
●分管校领导王岩松
听完报告后,从整体来看,效果不错,继教产业这次做了充分准备,接下来我谈几点看法:①报告主题选的比较好,围绕工作核心;②调研比较充分,整体较实;③继教前期的情况也了解了些,职称低,老龄化的短处都拿出来了;④问题找的比较准;⑤不能说很好,还可以,整改措施有实的一面,还有虚的一面,整改方案内思想、群众路线有改进的空间。建议:①写调研报告时,一定要把基本情况描述一小段,这次能改的话改一改;②分析原因要清晰分清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③调研报告中集体问题、工作问题、思想问题要分开归纳,个人问题和集体问题要分开;④后期整改工作是前期工作的结累,陈院长做的较好;⑤成果展示,要在全体教职工范围内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