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党员夏学文自学心得
发布时间: 2019-11-18 浏览次数: 15

第一篇:《摘编》重要论述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我认为“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就是要始终明白自己的责任和清楚自己的理想。

一是严格要求自己。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现代的和平年代我们始终要心存忧患意识,在思想上,认识上,工作中以及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

二是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学习是我们接受新事物必要途径,面对现代社会各种社交媒体,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浮躁,所以要静下心来学习理论知识,做到学透弄懂。

三是不断锤炼自己党性修养。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没注重加强党性修养,锤炼良好工作作风,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不断增强自己的政治定力。

四是坚定自己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我们脚踏实地做事,勇于追求崇高目标的基石,人没有理想信念就像远航的船失去了灯塔的指引,所以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努力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

五是勤勤恳恳做好自己的工作。不管是从事什么行业,做什么工作,不要好高骛远,要坚持脚踏实地的做好手头的工作.对自己做的每一项工作都要有交代。

六是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承认错误。在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要勇于对自己的做的工作承担责任,有问题及时解决,有错误及时改正。

使命是方向,也是理想。在新时代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就需要切实增强能力、本领和担当。掌握科学的思想武器,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个人成长非常关键。新时代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提供的不仅仅是需要学习、运用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也是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念和标准。新时代应当在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中辨清思想方向。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作为党员干部必将在思想的再洗礼、初心的再觉醒、使命的再升华、忠诚的再淬炼中,迸发出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砥砺前行再创辉煌!


第二篇:学习《纲要》心得体会

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优秀理论品质,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科学性和革命性融为一体的优秀品质,才使得它成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的理论瑰宝和精神财富,成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和理论指导。

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紧密结合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科学理论,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是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紧密结合。可以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前期理论成果基础上,立足于新时代的思想创造和理论跃升,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坚持中的发展,也是对社会主义思想在继承中的创造,是继承和创造的紧密结合。

体系性与针对性的高度融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鲜明的问题意识,也构成了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这一思想植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实际,致力于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地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针对性集中表现为:这一理论成果回答的是中国如何走向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和世界发展大势,为人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的问题。这充分展现了其直面宏大时代命题的精神与勇气。在这一理论形态中,体系性的“四梁八柱”与针对性的“中国问题”高度融汇,使得该理论成为了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灯塔。

时空维度与价值尺度的有效贯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反映的是时代精神的诉求,指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方向,体现的是对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与世界各民族、各国人民共同命运的关怀,表达的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问和价值关切。因此,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考量中,对中国和世界、中华民族与世界人民的关怀在广阔的时空维度和未来生存价值尺度上得到了有效贯通。这无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价值层面的又一理论特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主要体现在“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中。其活的灵魂,可理解为党的领导、人民至上、问题导向、“四个自信”。

党的领导。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系于党的领导,“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大无畏精神,重拳出击,激浊扬清,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人民至上。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思想,凸显了强烈的宗旨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性思想、群众史观和党的群众观点,结合新时代的历史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人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他身体力行,从“厕所革命”等小事抓起,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一思想,贯穿了党的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一思想,彰显了胸怀天下的大人民观。

问题导向。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从理论上提出了“八个明确”,更在行动上规划了十四条基本方略。每一条都体现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理论联系实际,是最大的实事求是。体现了发现问题的政治智慧。习近平总书记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深刻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聚焦发展差距拉大、民生短板突出、生态治理紧迫、腐败现象严重等问题,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重大政治论断,为新时代制定和完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体现了解决问题的政治能力。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扭住深层次矛盾和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发力、精准发力,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四个自信”。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坐标。源自于中华民族深沉厚重的悠久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离开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就会失去精神基石和文化滋养。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创新社会治理,创造了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两大奇迹”,推动了消除贫困、惩治腐败“两大世界难题”的解决,找到了新时代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秘密,赢得了党心民心。

伟大时代产生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时代。我们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确保完成2019年能源部工作计划。


第三篇:学习党的十九大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在这历史性的一刻,我满怀激情,内心澎湃,见证了党一步步走来的历程,现在将再次有幸见证。十九大的召开,是全党、全国人民近期最大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喜迎十九大的到来,期盼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作为一名党员,我将严格按照合格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提高三种意识,为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尽自己应尽的义务。
一是提高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根本宗旨,即将召开的十九是关系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会议,一定要提高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意识,及时传达会议精神,使群众了解我党的伟大成果和发展方向。
二是提高履职意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干部,我们需认真履行职责,时刻不忘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利,特别是在十九大即将召开的特殊时刻,一定要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工作,不出纰漏,也不制造问题,通过稳定有序的工作为大会的召开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是提高廉洁意识。反腐倡廉是我党近期的重要工作,作风建设是我党重点建设内容,优良的作风关系着党员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也关系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程度。要时刻以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迎接党的十九大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作为一名乡镇基层干部,在认真学习了十九大报告原文后,深受鼓舞,同时作为基层干部也倍感责任重大,工作做好做实,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


第四篇:学习党章心得体会

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必将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认真学习党章,自觉做到修身严。“修身”是党员干部的为人处世之本。党章明确了党的纪律规范和党员的权利义务,对党的干部提出了基本要求。党员干部要坚持以党章为镜,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理想信念上打造“金刚不坏之身”。

认真学习党章,自觉做到用权严。权力是柄双刃剑,正确用权就能为人民造福,滥用权力则会损害群众权益,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党章规定了党的组织制度、领导原则,明确了权力的来源和性质,提出了权力运行的原则和纪律红线。党员干部要铭记这些规范要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始终坚持用权为民,自觉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实现权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的应有价值。

认真学习党章,自觉做到律己严。严以律己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为政之基,是永葆政治本色的内在保障。党章规定了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的基本行为规范,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体党员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遵守党章,时时刻刻用党章的要求对照自己的言行,用党章这面镜子照一照自己的思想,用党章这把尺子量一量自己的行为,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认真学习党章,自觉做到谋事实。我应更进一步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永葆党员政治本色,为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是中国共产党的新时代宣言书,向全世界宣示“中国之治”开始扬帆起航。“中国之治”凝聚着总书记的远见卓识,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智慧,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梦想。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历史中走来,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这条道路来之不易。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独特的历史命运、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注定中国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进而造就了中国道路鲜明的独特性。

向新时代跨步,看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全体党员干部在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坚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共同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进。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肯定了我们党治理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全面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明确了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以及总体目标、工作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

展望未来,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建立服务型政府,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迈入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道路上,坚持做好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乡村振兴,做到一步一个脚印,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建设成为惠及14亿人民的社会主义强国。

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真正做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