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背后的故事】系列专题报道
编者按:
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迎接“中国制造2025”,助力“中国智能制造”,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职教风范。我们,用汗水浇铸金牌,谱写着新时代职教人的奋斗篇章。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向获奖师生致敬!
5月8日,高职学院勇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项目”团体一等奖。5月9日,高职学院勇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二等奖。5月18日高职学院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复杂部件数控多轴联动加工技术”三等奖。奖牌来之不易,这些荣誉的背后承载了师生的倾情付出,让我们一起聆听“金牌背后的故事”。

不放过任何小的细节问题、完成趋于完美的程序
机电工程系 何鹏远
2018年三月到五月,我有幸被选上去参加2018年全国大学生工业机器人大赛的培训。和另外两位同学一起,我们经历了两个多月的集训,在两位指导老师和上届参赛的学长一起的指导下,最终在天津的全国赛场上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培训期间,我们每天都是过着朝八晚八的日子,有时候赶进度常常是要做到十点十一点,虽然我们很辛苦,但老师们更辛苦,老师总是来的比我们早,走的比我们晚,大家都是屏着一口气,相信我们的付出会得到回报的,坚持到最后一刻。
在最初被选上的时候,我是很忐忑的,毕竟对于这个赛项我并不是很了解。但在老师和学长的积极帮助下,我们渐渐地从茫然无知到后来的熟练精通,这真的要感谢两位指导老师——黄晓峰和宁宗奇老师,还有三位上届参加竞赛的学长的细心教导。今年的赛题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时间却还缩短了半小时,这对我们的程序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赛题难度与时限的整体提高要求我们竞赛之中每个人都要做到精益、专注、创新,这不正是工匠精神的体现吗?于是本着工匠精神,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一遍又一遍的修改程序,调试程序,不放过任何小的细节问题,完成了趋于完美的程序。
在正式比赛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在平时训练中没有发生的突发情况,尽管心里十分紧张,但还是秉承着工匠精神冷静地分析处理问题,考虑是自己程序的问题还是设备本身的问题,这也极大训练了我们的临场心理素质。最终我们在与裁判长的协商中获得了合理的延时,基本完成了任务。
这次竞赛经历真的是让我收益匪浅,不只是知识的拓展学习,更多地是思考问题方式的多样化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面对压力时临场心里素质的提升,当然,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工匠精神这样的职业精神,它将成为我大学生涯乃至人生的一笔巨大财富。

精益求精、重视细节,我们孜孜不倦追求完美和极致
机电工程系 姜宇航
2018年3月1号我参加了全国机器人技能大赛的训练,这次竞赛不仅提高了我们的职业素养,还拓宽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对工匠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和自己的理解。精益求精,重视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孜孜不倦。
赛前的训练是很辛苦的一件事,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解决了很多难题。我们经常会修改程序,优化程序,提高速度,可能还没等敲熟修改后的程序,程序又要改,头昏脑胀是常态,但毕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就要吃相对应的苦,吃不了苦,什么没办法开始。之前参加过竞赛的几届学长都和我说,参加过竞赛之后整个人的心态都会不一样,遇到事情想想自己连国赛都参加过还拿到不错的成绩就什么事情都不会慌了。当时心里很不以为然,直到比赛结束知道成绩之后才觉得他们说的太对了。比赛时和训练时毕竟不一样,训练是在主场,设备天天都在用,有什么问题都很清楚,比赛时是客场,设备都是别人的,出了问题是很麻烦的事情,比赛大家又都很紧张,总会出现点小问题拖慢速度,在比赛的前几天又没有设备来让我练习,所以在比赛结束后等成绩的时候心理上的压力真的是,在等成绩下来的那几个小时各种心焦,等到成绩出来才放下心,而且特别开心。
竞赛结束后多少有点不适应,毕竟训练的两个月的生活方式和上课时的一点也不一样,虽然很辛苦,但还是很高兴能有参加国赛的竞赛机会。

我们不仅收获了荣誉、而且意志也得到了磨练
机电工程系 王 珂
为期两个月多的集训,我们每天的作息都是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大家都非常的辛苦,我们从一开始的茫然无知,到后来的熟练操作,这不仅是我们刻苦训练的成果,也离不开两位指导老师的耐心教导。
在这次的比赛中我负责的是码垛机和相机的编程与调试,AGV运输小车和传感器的安装,以及设备内部网线和装配流水线气管的的连接。一开始对程序不太熟悉而且还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写程序的速度慢,且错误率又高,后来在往届参赛学长和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对程序渐渐理解了很多,在经过自己的反复练习,写程序的速度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程序里任何一个细微的错误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要不断的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所谓精益求精,是指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求做得更好,“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正如老子所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精益求精才获得成功。
这是一个全国性的竞赛,来参赛的也都是各个省市的精兵强将,我们的压力是很大的,虽然平时经历了足够多的训练,但到正式比赛的时候还是会有不自然的紧张,速度也比平时慢了些,但程序一次就写对了,没有进行修改,也算是值得庆幸。后来由于设备出现了问题,和裁判的失误,导致了我们无法完成装配。在裁判们和裁判长的一番讨论下,我们得到了三十分钟的补偿时间,最后我们用这仅有的时间完成了整套流程。
事实证明,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领奖的时候心情十分激动,我相信我们比其他的队伍收获的更多,我们不仅收获了荣誉,而且意志也得到了磨练。在赛场的突发状况下我们沉着应对,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和考验,我们都能沉着冷静的应对。
高职学院 何鹏远、姜宇航、王柯(供稿)